近日,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正式发布《基于合成生物学的化妆品原料开发指南》(T/CEAC106-2025)团体标准。该标准由佰鸿集团华湙生物主导制定,是国内聚焦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化妆品原料开发规范,标志着我国化妆品行业正式迈入“生物智造”新纪元,为行业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01 填补空白,引领技术浪潮
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化妆品原料开发中的应用已成为全球趋势。通过基因编辑、细胞工厂等技术,合成生物学能够高效生产天然稀缺成分(如胶原蛋白、稀有植物提取物等),同时减少对传统动植物资源的依赖,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然而,行业此前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与评估标准,导致原料开发质量参差不齐、技术路径混乱,严重制约行业创新。华湙生物基于对行业痛点的深刻洞察,联合产学研力量,历时多年攻关制定《指南》,为合成生物学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技术框架,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迈向“标准驱动”,填补了国内空白。
02 华湙生物:以科技领跑行业变革
作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先锋企业,华湙生物依托佰鸿集团在生物医药与再生医学领域的深厚积累,率先将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化妆品原料开发,已成功推出多款突破性成分,凭借三大核心优势奠定行业标杆地位:
技术积淀深厚:依托集团在再生医学领域的20余年研发经验,搭建国内再生医学与合成生物学药/械/妆/食原料技术与产品开发平台;
成果转化领先:已成功开发益生菌PDRN、妆/械级胶原蛋白、乳酸菌发酵囊泡、红参发酵囊泡、牡丹发酵囊泡等合成生物类原料,并广泛应用于各类护肤、彩妆产品中,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
产学研协同创新:拥有近250项发明专利授权,与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持续推动技术迭代与产业化落地。
此次主导制定团体标准,既是其技术实力的体现,也是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的主动担当。
03 行业意义:规范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基于合成生物学的化妆品原料开发指南》的发布,将为化妆品行业带来三大变革性影响:
技术标准化:明确基因设计、发酵工艺等关键环节规范,提升研发效率与成功率;
安全可控化:建立原料生物相容性、稳定性等检测标准,保障消费者用妆安全;
产业升级化:推动资源向高技术企业集中,加速国产原料替代进口,助力本土品牌迈向高端化。
该标准将为全球合成生物学应用提供中国方案,有望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